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作者】 吴弦丽
【机构】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乐治镇中心学校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恰当的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关键词】阅读能力;以本为本;着重朗读
对于学生而言,获取知识财富的主要途径是阅读,因此,就得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正是语文教学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呢?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学生的朗读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范读。因为课文中多处都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如果不读好就无法课文内容。有的时候朗读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和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如《凡卡》一课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朗读学习不难理解到课文讲的是九岁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就能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朗读时,教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才能够感染小学生,从而为学生理解课文来奠定基础。
二、求同存异,提倡个性发展
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以及作者所采用的文本形式后,对文中所展示的思想观点和作者所采用的表现形式必定会有个人的看法,或赞成或反对,以至于出现超越作者本身的认识局限,产生对文本的二度开发和创造,发掘出文本所蕴含的价值,实现了自我构建。比如:《草船借箭》一文,我求同阶段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概括出诸葛亮足智多谋、顾全大局;周瑜心胸狭窄,嫉妒心很强;鲁肃忠厚老实;曹操多疑等性格特点。而在求异阶段,由于有了和文本充分的交流,有的学生提出鲁肃并不忠厚老实,因为它不但对自己的顶头上司周瑜说谎,不把诸葛亮借船的事告诉周瑜,而且对来帮助的友人诸葛亮也并不实情相告,明明知道周瑜在陷害诸葛亮,破坏大局,也没有告知诸葛亮,这算是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吗?若不是诸葛亮神机妙算草船借箭,那么,赤壁大战的历史将可能改写了。在个性化的解读中,学生已经摸到了人物特点的复杂性,多面性,学会了分析具体人物的辩证法。
三、以本为本,引导学生朗读
课文是当前小学语文朗读的依据,我们教师必须依据现有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具体的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求讲究一定的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分析,理解。同时还要指导学生选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语感。
就文体来说,小学的课文中主要有童话、诗歌、小说、散文、寓言、说明文等等文体。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当中,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本来进行分类的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桂林山水》,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要朗读《激光》这样的说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如果还照《桂林山水》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读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
四、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阅读课文中的较为重点的段落,有一些词语非常准确,有些句子的内涵非常深刻,对于表现课文的中心思想作用非常大。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如《第一场雪》中的第六自然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后迷人的景象,突出了雪景的绚丽多姿。教师在指导朗读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好其中的儿化韵,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到雪后的自然美,读出作者当时对雪后美景的喜爱之情。
通过对重点的语句和重点的段落的朗读进行指导,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掌握,还可以促进学生对重点段落中的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大致意思进行理解,为学生真正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五、即兴表演,深入情境
在阅读课文中,有很多课文当中的角色很可爱,语句十分优美感人,在这样的课上,我便选择合适的段落,让学生分组表演体会其中的人物关系。比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我让学生分别扮演老牛、小燕子、小鱼、小壁虎和小壁虎妈妈,分组来表演这篇课文中的情节。学生在情境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对课文的领悟也很深刻。
六、熟读成诵,加深理解
朗读既可以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中心思想美,表达情感美,又能激发小学生在课文中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如《少年闰土》,鲁迅先生用简练、朴实的文笔,刻画了一个勤劳朴素,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在这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这种阅读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多次与文字接触,让闰土的活泼形象逐步地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既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教授,又是一种心灵的熏陶,让读者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所以,我深深地体会到,指导学生掌握有效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学生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提高语文阅读水平的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夏宏兵;“随文练笔”——写作训练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年04期?
[2]施圣贤;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双语学习;2007年07期
[3]斯霞;谈阅读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10年03期?
[4]姚恺;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