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生本中的精彩生成——执教《触摸春天》有感

【作者】 文江华

【机构】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武圣小学


【正文】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而“先学后教”的生本教学观要求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自己所能获得的信息、资料,形成各自独立的观点或提出疑问;再把这些可能还不成熟的观点或疑问放在小组范围内进行讨论,使这些观点更趋理性,并争取解答疑问;最后再将这些有理有据、相对成熟的观点或未解答的疑问进行全班交流,在互动中产生思维碰撞,实现与作者和文本的真实对话。这种思维的碰撞就经常会产生美丽的思想火花,营造无数个精彩生成。

  我执教《触摸春天》时,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一个学习小组的学生与全班同学的思维便碰撞出了无数美丽的思想火花:

  第一发言人:请大家把目光聚焦在6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这句话中的“张望”用的合适吗?请大家与我交流。

  甲:我认为不合适。因为“张望”是向四周或远处看的意思,安静是盲童,什么都看不见,怎么还能说她向四周或远处看呢?

  乙:我认为很合适。因为蝴蝶飞走了,它是怎样飞走的,飞翔的路线是怎样的?这些安静虽然看不到,但是她是多么想看到啊!此时,她正在用心灵想象画面,她想感受人生的美好,所以才会仰头张望。

  丙:我也认为很合适。安静虽然看不见,但她也有生活的权利。她仰头张望,是在向往飞翔。

  我站在教室的一角,凝神地听着,心灵受到一次次的震撼!我不禁想:这难道不是生本课堂营造出的精彩生成吗?第一发言人把自己在前置性学习中产生的一个疑问带入课堂,先抛给了学习小组探究,在没有得到满意解答后又抛给全班同学交流。也许有的同学在课前的前置性学习中产生过同样的疑问,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也许还有的却从未思考过,而是在互动中与同学产生了思维碰撞,实现了与作者和文本的真实对话。不论怎样,我认为这都可以说是生本教育中的精彩生成。

  侧耳倾听,课堂的精彩在继续生成,美丽的思想火花依然绽放:

  第二发言人:请大家把目光聚焦在4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蝴蝶在她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我不明白,为什么安静的脸上会充满了惊讶?请老师或同学帮助我。

  甲:因为安静认为自己是一个盲童,怎么会捉住蝴蝶呢?简直不可思议,所以感到惊讶。

  乙:安静可能在想:“我捉住了什么?耶,难道我捉住了春天的使者吗?真是太神奇了!所以安静脸上会充满惊讶。

  丙:因为安静在想:啊,我触摸到春天啦,我真是太棒了!

  ……

  听到这里,我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学生已从语言文字走入盲姑娘安静的心灵,真正实现了与作者和文本的真实对话。

  此时,我进一步确信:

  只有生本课堂充分地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不再据泥于传统课堂中老师所设定教案的条条框框,而使其思维具有了主动性与发散性。学生与教者教材的关系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更多的是主动的探求,甚至是质疑。“高度尊重学生”的理念促进了独立思维的形成,使学生学会并敢于去质疑权威。只有在生本教育中才会有更多精彩的生成。

  为了更多的这种精彩生成,做为教者我觉得还需一如既往的做好以下两点:一是还需进一步改变观念,要充分认识到生本教育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是以生为本,要大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不要怕学生讲不来,不要怕耽误了时间。二是要提高交流的有效性。要营造宽松的讨论氛围,让学生感觉到不管是同学与同学之间还是同学与老师之间是地位是平等的,大家都是有发言权的,让学生想交流;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交流习惯,如善于倾听,认真思考,说完整的话等,让学生会交流;要创设交流的情境,过程中适当的赞赏,激发学生学生交流的兴趣,让学生乐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