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作者】 魏喜平
【机构】 新疆巴州和静县第二小学
【摘要】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阅读取向,是关注学生主体性、凸显学生生命独特性、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反映多元化的具体表现。个性化阅读的有效性,呼唤我们理解阅读主体的心理需求,着眼生成,用宽容、民主的态度以及灵活、多变的方式组织教学,进行个性化阅读的知识构建。【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有效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改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好几个年头,无数课改先锋在教海里采撷了各种奇珍异宝,既令人称羡,又发人深省。作为一名在课改之路上跌摸滚爬多年的一线教师,我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创设出一个精彩纷呈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受到如潮好评,这固然是我们的愿望,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在这堂课上有了多大的收获。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佳效果,这才是我们追求的不懈目标。在语文课堂上引领孩子们进行个性化阅读就尤为重要。现结合本人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看法和做法。
一、返璞归真——众里寻他千百度
我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为一家报纸的《读书》副刊题词:“读书是训练,也是一种发现。”为了突显新课程的“新”意,教师们真可谓是煞费苦心,使出了浑身解数,但结果却常常是自己累得筋疲力尽,学生学得晕头转向,教学投入与收益极不平衡。其实,新课改并不是要彻底地颠覆传统。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有其可取之处,不能完全摒弃。由于知识经验、个性气质不同,学生的认知、体验、感悟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教师要善于尊重处于读者地位的学生,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不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宣布判定课文的“确切”意思。学生阅读,教师应鼓励他们不盲从权威,不迷信书本,大胆探索,善于发现,勇于开拓,这是培养个性化阅读,开发潜能的重要一环。要使他们认识到,任何学者、权威、老师都不可能穷尽真理之长河,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要树立敢于“班门弄斧”、“标新立异”的思想。
有些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新课程中所起的作用甚至远胜于那些“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怪招、奇招。这恰似“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黄河的主人》一课,其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人觉得上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其中的教学词语这一环节令我记忆犹新:她首先出示“如履平地”这个成语,接着在履字下加点,给出学生几种解释:1.鞋子;2.行使权利;3.踩,行走。让学生在认为合适的义项下画横线,然后再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最后让学生找出课本中含有这一词语的句子读一读,适机抛出问题:“为什么艄公能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进而引发学生思考艄公只有具备胆大心细的品质,才能驾驭自如,轻松行船。这样的由词到句、由句到篇的以点带面理解词语法很值得借鉴。教者教得扎实,学生学得透彻,不仅理解了词语本身的意思,还淡化了文本的难点,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学,的确是有效的。
笔者曾有幸聆听过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上《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很受启发。贾老师上课前,我们没有看到电脑控制的大屏幕上精美的执教内容及执教者介绍,直至结束,课堂上没有出现任何教学辅助用具,除了教科书和一支粉笔。他拿什么吸引学生,也同时吸引听课的人?是他纯朴简约的教法。念准每一个字音,写好每一个字,念好每一个词,念顺每一个句子,给提示语加标点,复述课文,读文明理……他在课堂上,把这些当成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而花费的每一点心思,都让我们听课的人特别感动。如:一开始,在黑板上先后出现“你把鱼放掉”、 “你把这条鱼放掉”、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让学生层层递进、表述越来越具体的朗读,学生很容易找准题眼,把握全文中心句。其次,初读课文的训练,抓住重点段落,对每一个学生的指导都十分到位;抓住重点句子进行范读;用特有的手势指导读好,一招一式令人难忘。
二、节外生枝——柳暗花明又一村
为了使自己的课能上得完美无缺,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天衣无缝,教师们在备课时精心地设计着每一个教学环节,各环节之间该如何过渡,甚至每一句过渡语该如何表述,都在大量地消耗着教师的脑细胞。然而,课堂永远是充满变数的,课堂生成时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教学环境的复杂性等都会出其不意地“节外生枝”。课堂情境千变万化,它或许会打乱教师的教学思路,造成一些与预设之间的差异;它或许会因出乎预料,使教师措手不及;还或许因为学生的回答与教学内容“风马牛不相及”,阻滞了教学继续推进的步伐……但这一切又都成为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只要教师能机智地处理、巧妙地排解,非但不会影响自己的设计思路,还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这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第一段时,我问学生“课文的开头先写了气势磅礴的黄河和又小又轻的羊皮筏子,这与写‘黄河的主人’有什么关系吗?”我充满期待地望着底下的学生,只见他们个个眉头紧锁,微微摇头,也不见有人举手发言。我赶紧换了一个问题:“那课文的开头能不能不写这些呢?”这回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了“不能!”“为什么呢?”我接着问。一只、两只、三只……小手接二连三地举了起来。有的说“因为不写黄河气势磅礴,就不能显示出危险。”有的说“写羊皮筏子的小而轻也是为了突出危险。”我进一步提问“那如果能在这么危险的处境下如履平地,说明他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怎么样?”到这里,问题已经迎刃而解,学生对艄公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可见,换个角度提问,就为学生铺设了思维的阶梯,让学生拾级而上,豁然开朗。如果在第一个问题卡壳的时候,教师不及时圆场,而一味地寄希望于学生的思维在瞬间有所飞跃,只恐怕是既浪费了时间,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再如在教学《三顾茅庐》一文时,当讲到刘备在草堂的台阶下等了“半晌工夫”,后来“又等了一个时辰”时,不知哪个学生在底下嘟囔了一句“这个诸葛亮可真能睡呀!”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我顺藤摸瓜,说:“诸葛亮睡得越久,刘备等的时间越长,不就更能体现出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吗?” 学生们听了连连点头。突然有一个学生举手发问:“老师,诸葛亮会不会是为了考验刘备而故意装睡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立即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我听了学生们的分析,肯定地说:“大家的猜测都有可能。虽然诸葛亮是否装睡,我们一时无法考证,但你们能大胆设想,积极思考,这才是最宝贵的。”这个小插曲显然是我事先没有预料到的。此时,教师不应回避,而应抓住契机,让学生的思维如开闸洪水般尽情奔涌,从而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发、有所得。
三、事必躬亲——纸上得来终觉浅
人主要通过语言进行交际以实现其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在这种交际过程中,人既内化先前已有的文化,又创造出先前没有的新文化;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人对于文化的内化与创新,实际上就是对自已人性或隐或显的展示与呈露。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根据课文所学内化成自己的观点,充分发表自己的主观意见,不要人云亦云,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时,学生对“气势汹汹”一词的理解不够到位。这时,我就让一个学生扮演小稻秧,再让十几个学生扮演杂草,当“杂草们”和“小稻秧”争抢营养时,十几棵“杂草”把一棵“小稻秧”团团围住,并厉声喝道“快把营养交出来!”演到这儿,学生已完全感悟到了这种盛大凶猛的气势。
例如在教学《苹果的五角星》一课时,我找来几个苹果,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请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切苹果,看会发现什么?再问他们平时是怎样切苹果的,生活中还有什么发现?学生都兴致勃勃地交流。
在语文教学中打破教学求同的传统,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使封闭的课堂得到开放,使封闭的思维得到活跃。课堂上学生思维、语言得到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这不就是个性化十足的课堂吗?
总之,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秉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用我们的教学智慧,让学生拥有自主实践的机会,独特的阅读感受,自主选择的阅读方式,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个性的创新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