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数学作业的有效设置刍议
【作者】 杨春霞
【机构】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第五中学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数学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然而长期以来,很多数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大搞题海战术,作为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被形形色色的练习册所累,因身陷题海而疲备不堪;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下的现象,屡屡发生,而实际上这些大量、简单、重复的作业,最终使学生厌学情绪日趋严重,导致最后不愿学数学,不但失去了作业的意义,更失去了学生的兴趣。鉴于此,科学设置作业,提高作业设置的有效性,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作业目标要明确
1、学生完成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在运用知识的同时又是在培养观察、分析、动手、创造、综合等能力。例如,在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之前,布置学生去调查、收集生活中的见到的百分数,首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再到课堂上来交流。这样作业不仅能帮助了解新知,而且让学生在观察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
2、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数学作为解决其生活实际问题的基础和工具,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在学完《圆》、这样的课后,布置学生利用所学《圆》的知识设计一些相关的图案,让学生巩固知识,发挥创意,体验数学的趣味。如果只找些类似机械简单的作业,就失去了作业“再学习、再发展”的作用。
二、作业设置要科学
1、作业内容要精选。
实施有效作业设置,教师必须在选、编题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己对作业的选择和编制技巧;要根据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作业,确保作业富有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典型性。作业内容,必须突出典型性,从大量的练习内容中挑选出最本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布置给学生。这样的练习,量少质高,以一当十,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
(2) 启发性。题目无法穷尽,题型千变万化。只有具有启发性的作业才能帮助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提高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如在设计《圆柱体体积》一课的预习作业时,先引导学生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来测量,从中找出思路,把圆柱体转化成了长方体,然后通过圆面积的推导方法指导学生,从中体会用转化法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3) 系统性。作业设计必须全面地考虑学期、单元和课时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切忌随意点题。系统性的作业训练,可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网络体系,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2、作业设置要分层。
(1)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分量作业。对于学习能力强、智力发展好、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应适当增加举一反三的作业。例如,针对计算能力差的学生,我会让他们坚持每天做一两道计算题。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2)作业难度的分层。作业要体现三度,广度、梯度、深度。针对学生数学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要着重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层次差异把作业设计成难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从而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享受到作业的快乐,如学习了《时、分、秒》后,设计一种三星级的作业。一星级:王师傅每分钟做8个零件,5分钟做了多少个零件?二星级:小林妈妈从家到单位要用40分钟,8:00上班,她最晚在什么时候要离开?三星级:小明从底楼走到三楼要用12秒,这样走到四楼共要用多少秒?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选择其中的一题去做,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梯度,从而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三、作业评价方式要转变
1、科学批改
作业批改的方式很多,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和作业的具体内容等情况,把课上订正与课后批改、学生自批与教师批改、重点批改和全面批改以及教师面批、学生小组批改或互批互改等批改方法结合起来,灵活地、综合地运用多种批改方式。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批改方式,对于批改中发现的错误,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认真做好分析、找准错因。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作业批改中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2、合理评价。
“良言一句寒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数学作业的评价是多元的,评价时要尽可能地发现学生作业过程中的可取因素,从能力、情感等角度给予学生多方面的评价,要坚持正面鼓励的原则。
(1)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打破单一的分数、等级评价方式,形式要活泼多样。如短语评价、图标符号评价、表情评价、语言评价等。还可以通过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查、评估作业。
(2)评价层面的多元化。我们要注意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综合评价。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从不同的角度去鼓励学生。
作业设置,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新。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科学合理的设计数学作业,提高数学作业设置的有效性,让数学作业与课堂教学形成互补,让作业设置不仅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更能帮助学生增加知识,丰富生活,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