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标下小学美术创作课应培养学生的“三个能力”

【作者】 帕它木汗•木沙

【机构】 新疆尉犁县第四小学

【摘要】本文阐述了农村小学美术创作课应培养学生的三个能力。即:创造能力,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作课;创作;造型;想象
【正文】

      小学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什么艺术家,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让学生接受审美教育及让学生有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而我们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往往只追求学生对教师的示范画临摹的能力,学生们往往都习惯性的依赖书本和老师,一味的拷贝教师和书本上的范作,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构思创作自己的作品,以至于使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力和造型能力存在着巨大的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小学低中年级的美术教学实践,我觉得美术创作课应培养学生的“三个能力”即:创造能力,造型能力,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一、创造能力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前提条件

  学生的创造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得到的。所以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只有教师意识到了才能在教学中设计各种形式的课程、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在创作课上强调每个学生都要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尽量不要重复别人已经画过的题材。因为在构思过程中,最为忌讳的就是雷同。这一点对低年级同学来讲尤为重要。

  2.鼓励是学生创造的催化剂

  小学生处于表现欲望比较强烈的一个阶段,教师的鼓励对其相当重要。如果在某学生创造出比较有新异的作品时,教师就给予相应的表扬与鼓励,这样不但能给予该学生前进的动力和继续创新的信心,更能给其他学生以激励作用。如画《过生日》,一个同学提出要画自己吃蛋糕情景,又有不少同学提出画家人和同学为他过生日的场景;又如画《一次难忘的春游》,几个同学提出要画看金鱼的场面,又有不少同学提出画春游时看到的景色,我都立刻给予表扬、肯定。为了使学生提高创造能力,我不断地给学生介绍在优秀绘画、电影、文学创作中的一些故事,并深入浅出地分析一些作品的特色。从而开阔他们的眼界和丰富他们的思维,使他们从小就有美术创作的初步创造能力和能够艺术地感受生活中美的事物的能力。

  二、造型能力

  我认为学生学习必须要扎实,没有这一条,学生的表现力将受到限制。扎实的造型能力好比是语文中的字、词、句的教学,创作课好比是作文课,没有扎实的字、词、句,作文水平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创作课在全国统编教材中占的比例很小,可是它却是平时写生画、临摹画的综合。要想使学生创作画的水平得到提高,就要在平时的美术课中必须严格地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还要特别抓紧教材中的人物画、风景画等与创作画都有着直接关系的内容,更重要的是给予重视。人物画是儿童应当努力掌握的基本功。在小学教学中,人物课的安排比较多,在学生创作过程中经常有各种各样动态的人物:如课间活动的同学、做劳动的同学……我利用合理的教学使学生尽快地掌握画人物形象和动态画法。在临摹画、写生画、记忆画等课程中要突出写生课。学生只有通过写生课的锤炼,才能称得上是真才实学。对风景画的练习范围应当理解得宽一些,不要以为只有山清水秀的公园才叫风景,在学生创作中,可能出现附近的街道甚至校园,都应该列为练习的对象。培养扎实的造型基础并不是说在学生没能学好一些绘画技巧之前就不能画创作。一年级小同学学画没多久照样可以画出好创作画来,这是因为他们的造型虽然稚拙,但是他们已经运用学得的知识在画中基本上说清了自己的意图,这就不失为一幅好作品。一般来说造型能力较强的同学与他的年龄是成正比的。我用来评价学生创作画的眼光,是不应该走到学生年龄的前面的。富有想象力的造型对儿童画创作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扎实的造型能力,创作画会显得过于狭隘,相反,画面就会显得富有弹性。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是写在美术教学大纲上的,可是它却容易被人忽视。因此,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想象能力

  丰富的想象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好的作品,所以在教学中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每次上新课前,我常会让学生加以想象,有的同学马上会想到遨游太空的科学幻想画。表现没有变成现实的未来当然需要想象,难道现实生活就不需要想象吗?回答是肯定的。想象力只有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展开,才能充分发挥它在创作中积极作用。低年级同学想象力的火种是比较容易点燃的。这是因为他们经历的事情少,对世界的许多认识不得不靠想象来填补空白,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屏幕上多种形象更可以开阔他们的眼界。有一次,我叫二年级同学画有关热爱祖国的创作画,有同学提出要画长江,我问他见过长江吗?他回答说在电视里见过。原来《话说长江》的电视节目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见在这个时代里,先进的科技成果为我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了条件。另外,语文课本中一些动人的描写,也是启发学生想象力的好材料。我校曾组织过多次达标运动会,后来我组织所带班级的学生画创作画。因为同学们所见到的一样,所以许多学生的画面缺少个性。眼看着要有雷同的危险,于是我就号召许多学生发挥想象力的作用,虽然我们见到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多次普通的运动会,但是不妨想象一下细雨蒙蒙中的运动会、绿茵地中的运动会……学生作业的最后效果在我的启发下,画出了许多形式的运动会,色调各异,甚至已超出了我的要求。从这件事上我格外的感到想象力对于创作来讲是多么的重要!丰富的想象力对儿童画创作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作画会显得过于呆板。相反,画面就会显得富有浪漫色彩。

  总之,美术创作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造型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乡土文化也是美术教育中取之不尽的源泉。如何利用美术教学这个有利条件,多角度、多形式、多渠道地引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促进儿童个性发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实践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