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引导者

【作者】 张 蕙

【机构】 贵州省水城县南开中学


【正文】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方方面面,烦琐而复杂。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班上任课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因此班主任既要有慈母般的爱心,明察秋毫的细心,坚持不懈的耐心,融冰化雪的热心,又要有巧谋善断的慧心,童心般的诚心,削铁化泥的信心。所以我认为,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应具备责任心、耐心、细心、爱心、热心、宽容心、公平心、慧心。

  一、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心是道德的基点,在日常工作中即表现为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做好。班主任工作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责任心表现在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两方面。对班主任工作负责就能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全面执行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做到迅速及时、准确无误,并能积极带领全班同学,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活动,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很好的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应做到经常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等各项活动,在思想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及时积极地把在班级工作的问题向学校反馈,从而达到学校和学生双方满意。

  二、耐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

  在班级管理中,常会出现一些反复现象,特别是有些后进生是朝秦暮楚,一进二退。这种现象是正常的,班级的转化教育过程不是一次性就能凑效的,而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这就要求班主任克服工作中的急躁情绪,而具备有前人未有的耐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深入调查了解,不能一蹴而就,一暴十寒,要尽可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耐心疏导,通过目标激励,兴趣吸引,培养同学们的健康情操,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从而达到“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沙底始见金”。

  三、细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助手

  细心就是用心细密,做事细心,就会认真周密地考虑各种问题,精益求精地把事情做好。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防微杜渐,避免事态扩大;工作中有细心就能帮助我们全面分析问题和正确处理问题;工作中有细心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避免出差错。班主任工作有细心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处处留心,做有心人,体现在对全班同学的他细观察和详细了解,众听周知,班主任工作对象主要是学生,这些要求班主任工作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掌握班级的具体真实情况,从而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学生情绪波动,班主任找他谈心,参加义务劳动,率先垂范,学生生病住院,班主任照前顾后,“三到位,五到场”……没有明察秋毫的细心,怎能做到一叶知秋,窥一斑见全豹?怎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细心的注意自己的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从而正确引导他们。

  四、爱心是班主任走进学生的法宝

  爱是人类的永恒的话题,是人类的基本的情感,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爱是架构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具备一颗慈母般的爱心,热爱和信任学生,学生是人,是富于生命意义的人,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朴素观,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仅要传播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传给学生以人的情感和生命脉动。把自己的生命溶于学生生活的每个阶段和每一个角落,使之富于生机,充满希望。

  陶行知先生说的好:“爱满天下,爱生如子”。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教师的爱,尤其是班主任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爱心包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对自己的工作有了爱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班主任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了爱你才会舍得付出。而对全班学生热爱之心是凌驾于对工作的热爱之上的,爱学生体现在以真诚、平等、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在班级中既是学生的“大家长”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就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当然,对学生的热爱不是无原则地溺爱与迁就,而是严格要求,真正做到严与爱的有机结合。

  五、热心是沟通师生之间的桥梁

  由于诸多原因一些学生逐渐被班级“边缘化”,成为“边缘生”也就是“后进生”。他们情绪低落,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处于被“教师遗忘的角落”。他们尤其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那颗融冰化雪的热心,去碰撞出他们内心深处的火花。因为这种“边缘生”在班级中被冷落太久,会有较之于别人更为深刻的不安全感。班主任要理解他们在班级氛围中所承担的沉重的心理压力,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情感。学生具有独立人格,内心充满激情和希望,班主任要始终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找准说话和交心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切莫放任自流。

  六、宽容心是给后进生的一剂良药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用同一个要求,同一种模式来塑造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经常会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并没有按照你所设置的轨道去走。因为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有一颗宽容的心。班主任的宽容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宽容学生的不足,古语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就看你看待不足的心情。当然宽容是有限度的,过度就是纵容了。

  七、公平心能得到全班同学的爱

  以前我们读书时常在背后悄悄地议论说某某老师偏心,成绩好的同学犯了错轻描淡写的批评一下,成绩不好的同学犯了错大骂特骂,某某同学的爸爸是干部,他表现不好也当班长,还是三好生……听到这些议论我就会想到陶行知先生的“小孩歌”——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出现这样一直现象:我们时常教育孩子学做真人的同时却在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学生做一个“假人”。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应该知道每个班级总是有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组成的,在你不知不觉的工作中宠坏了一半,同时也失去了另一半。所以我在接班的第一天我就告诉学生,不管你过去表现怎样,不管你父母是谁,你在我的班级里就是我的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有平等受表扬和受批评的待遇,不仅要这样说,更要这样做,在班级里我通常会把很多事情放到班级中让大家一起解决,正因为有了一颗公平心,我也就拥有了整个班级。

  八、慧心是教学工作的保证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工作的贯彻者和具体实施者、执行者。在学生、科任教师、学校、家庭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班主任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班主任不断更新塑造自我,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长一颗玲珑剔透的慧心。没有认真思考,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只凭自己的经验,情绪、个人好恶去对待学生,管理班级,这种危害的严重性往往不亚于学生自身的缺点。正如《学记》所述:“君子既知教所以由兴,又知教所以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九、诚心是学生检验班主任的试金石

  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诚心待人,诚心待“生”。要与他们坦诚相见,以心换心,诚心是学生检验班主任的试金石;是师生之间感情鸿沟缩小的法宝,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了班主任的爱心之“诚”,才能达到师生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与水乳交融,才能充分发挥班主任自身的“为人师表”。要以诚心赢得学生的信任,并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十、信心是教好学生的源泉

  一位教育家说的好:“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班主任要确信教育的力量,确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确信每个学生都有激情和希望。因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班主任要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只有充满削铁化泥的信心,才能在工作中不望而生畏,才能产生源动力,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改革的洪流之中。班主任如果没有信心,就会对学生时冷时热,凭喜好办事,凭感情工作。

  “科教兴国”的伟大时代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只有具备责任心、耐心、细心、爱心、热心、宽容心、公平心慧心、诚心与信心,并不断完善与超越自我,才能够肩负起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最后,我想用全国优秀班主任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的话来结束我的体会,“我们所做的都是必须要做的。我们感受了学生太多的爱,我们只有用更多的爱去回报我们的学生”。我想只要我们以人为本,以金子般的爱心来对待学生,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善待每位学生,相信学生未来的辉煌,就在我们的无限热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