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信息技术下的思想品德教学
【作者】 蒋玉红
【机构】 新疆伊宁县阿热吾斯塘乡中学
【摘要】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信息技术的深人应用,催化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随着教学内容不断深化,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多媒体信息技术能把文字、图片、动画、音像、影视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图文并茂、生动形象,能全方位地、生动地把一些教师不易讲解、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简化,使知识直观地展示于学生的面前,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情境;整合
一、整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教育部提出了要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指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整合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整合后的教学活动不应理解为全堂上机或多媒体演示,不应忽视书面表达和口头交流,不应忽视阅读、漫画、材料分析题。一句话能说明白的,一个教具能演示清楚的不一定非通过计算机。要讲究实效。整合,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把各方面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在我们开展的整合研究中,在学期初就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对一些用传统方式来教,效果一样或更好的,我们一定用传统方式来教。整合能否成功,关键是看教师在教学中能否自觉运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不可否认,运用信息技术加重了教师的许多负担,但如果付出与收获的比值不能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那么就会严重挫伤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使得整合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在开展整合时,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二、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快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其主要目标:遵循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以及中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按照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要求,探索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培养新时期的合格建设人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原有模式,教师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学;学生从单纯的接收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加强课堂宏观调控,客服“人灌”到“机灌”的倾向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目标的完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思想品德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接受者,观赏者为课堂参与者
这是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确定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甚至相差很大,有的学生能够很快的按照课本要求完成操作并且质量很高,而有的同学由于对计算机不熟悉甚至对于操作界面的菜单栏、工具栏、格式栏也很陌生,当自学自练环节结束时其操作过程才刚刚开始,既没有完成自学自练任务,也没有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步小组交流中非常盲目,学习效果不好。教师通过多媒体所要做的练习题展现出来,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设计一些人机对话的讨论题,思考题,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多媒体展示,时刻当气氛活跃起来,也就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了。总之,“教就是为了不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用什么先进的教学手段都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三)、精心制作教学课件,体现其科学性,艺术性,表里如一
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最近发生的时政热点作为教辅资料,一方面是学生比较熟悉、好奇,一方面又方便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很自然地所学知识与身边发生的事情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典故使学生了解宽容的含义,认识到生活中需要宽容,宽容是美德的重要内容。因此课件设计要体现思想品德教材的教学目标,要忠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符合科学性和客观实际,同时要围绕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不哗众取宠,堆砌素材也不面面俱到平铺直叙。
(四)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综合运用的引入改变了政治教师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学生(下转第42页)(上接第43页)学习的合作者,同时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与现代化媒体接触日益频繁的学生已不再满足于教师“满堂灌”,不再满足于教学“老三样”——黑板、粉笔、书本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他们希望有更多新颖的形式,新颖的方法。多媒体则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师生面前,有着无穷的魅力,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政治教材中抽象的静止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的、直观的感性材料,给学生提供思维的素材,引导启发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综合,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更能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质疑,提高判断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课件确实为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了许多方便,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滥用,将会适得其反。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合理巧妙地利用媒体,有利于激情、明理、导行,可以达到优化思品课堂的教学目的。让多媒体辅助教学,自然地走进思品课堂,让思品课堂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更加喜欢思品课,更加热爱生活,我想这才是思品教学的最终目的。
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的应用,使传统课堂教学不便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扩大了信息,充实了容量,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生动,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为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拓展了空间,增强了感染力。所以,多媒体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化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也是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现代化的必要途径。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同行加入教学改革的行列,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一定会迎来一个灿烂的季节。
参考文献:
[1]李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意义及原则》 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2]李继秀等《教育理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
[3]《普通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教基【2003】9号。
[4]李静 《信息技术环境下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于研究》,2008年,甘肃科技